羊群疫病爆发:如何识别与应对?
羊群中出现了一种致命的疾病,其特征包括体温异常升高至41°C以上,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甚至消失,反刍功能丧失,步态不稳。病羊的眼结膜出现充血,伴随流泪,甚至在晚期有脓性分泌物。口部流涎,下颌淋巴结肿大,鼻腔排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呼吸急促且困难,咽喉和舌部肿胀,同时伴有腹泻,排出黑色或深绿色的恶臭稀便。在强迫驱赶时,病羊肢体僵硬,步态艰难,有时甚至突然倒地,四肢出现痉挛。临终前,病羊卧地不起,四肢作游泳样运动,部分病羊在死前出现眼睑、嘴唇抽搐、呻吟、磨牙等症状。
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胆囊也肿大。肾脏充血,质地松软,容易压碎。血液稀薄,不易凝固,皮下脂肪有出血点。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整体呈血红色,部分区域出现溃疡。胸腔、腹腔和心包液体增多,脾脏肿大,淋巴结出血、肿大。鼻、咽喉、气管黏膜出血,肺部出现水肿、气肿、出血,呈现大叶性肺炎,膀胱和子宫黏膜、胃、大小肠浆膜和黏膜有弥漫性出血点。
实验室检查发现,病死羊的肝、肾、肺组织涂片经过革蓝氏染色后,可见双球形革蓝氏阳性球菌。病料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出现露滴状的灰白色、有光泽、透明湿润、粘稠的菌落。此外,从病羊耳尖血涂片中,经姬姆萨氏染色后,发现红细胞内有不同形态的蓝色焦虫虫体,染虫率约为65%。
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绵羊链球菌、焦虫病和肠毒血症的混合感染。
为防止病情扩散,病死羊需进行深埋处理,圈舍和用具需进行严格消毒。对于病羊,应实施隔离治疗,包括肌肉注射头林可霉素、盐酸嘧啶黄,下午注射氧氟沙星、黄芪多糖,并口服磺胺脒或灌服10%石灰水,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对于呼吸困难的病羊,可联合肌注氟苯尼考或泰乐菌素。对于病情严重、食欲废绝的病羊,应给予强心补液,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樟脑磺酸钠。
这种混合感染的疾病对羊群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