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秘诀:特优17,龙岩市的晚稻新宠

2024-08-25 05:58:22 发布

在福建省龙岩市的肥沃田野上,一种名为“特优17”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正在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这个由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特优17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26天,比传统的汕优63品种稍晚成熟,但它的株型适中,分蘖力强,后期转色良好,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田间表现出色。每亩有效穗数高达16.33万,株高110.2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粒数达到141.4粒,结实率高达83.0%,千粒重28.9克,这些都是它高产的有力证明。

在抗病性方面,特优17在两年的田间抗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中,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导致的损失。米质方面,虽然略逊于汕优63,但糙米率82.2%,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1.5%,这些数据仍然显示出其良好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特优17在2004年和2005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5.84%和12.18%,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26.1公斤,增产8.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特优17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特优17适宜在6月15日播种,秧龄控制在25-28天。插植规格为20厘米×20厘米,丛插二粒谷。施肥方面,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比为1:0.7:1,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2:2:1。水管管理采取“深水返青、浅水促蘖、适时烤田、后期干湿交替”的原则。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作物健康成长。

经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特优17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已经通过审定。这标志着特优17不仅在龙岩市,甚至在更广泛的地区都有可能成为晚稻种植的首选品种。特优17,不仅仅是一个品种,更是农民朋友们丰收的希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