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杂811:江苏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油菜新品种

2024-10-15 06:55:05 发布

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宁杂811的油菜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高产潜力,正成为长江下游和中游地区油菜种植的新宠。这一品种的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23)320081,属于食用油类型,甘蓝型油菜,具有冬性特征,其生育期长达221天。

宁杂811的苗期生长习性为半直立,叶片呈现中等绿色,长度和宽度适中,裂片数为3.0。这一品种的主茎蜡粉少,花青甙显色极弱,开花期适中,果身长度中等,角果姿态平伸,籽粒为黑褐色。其株高达到180.38厘米,分枝部位高度为76.30厘米,有效分枝数为7.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22.3个,每角粒数为22.3粒,千粒重为5.06克。在营养成分上,宁杂811的芥酸含量仅为0.01%,硫苷含量为23.32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8.95%。

宁杂811不仅在营养成分上表现优异,其抗病性和抗寒性也相当出色。它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寒性中等,抗裂荚性较强,抗倒性也较强。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17.9千克,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8.20%;第2生长周期亩产为208.5千克,比对照沣油737增产11.90%。

为了充分发挥宁杂811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适当的种植密度、合理的肥水管理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花期和角果期要特别注意防控鸟害,缺硼土壤要增施硼肥,每亩用硼砂1千克作苗床基肥或大田基肥施用,初花期可喷施速效硼。

宁杂811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的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长江中游生态区的湖南、湖北、江西、河南信阳冬油菜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当地油菜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