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浙粟1号”:谷子界的晚熟高产新星

2024-08-24 09:47:59 发布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东阳市良种推广中心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浙粟1号”的谷子新品种,以其晚熟特性和高产潜力,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新希望。

“浙粟1号”是东阳红粟与晋谷21的杂交后代,以其91天的生育期和晚熟特性,成为粮用谷子中的佼佼者。这种谷子的幼苗叶鞘呈浅紫色,叶片挺拔,单秆生长,花药黄色,刚毛紫色且较长,展现出其独特的生长姿态。成熟的“浙粟1号”株高达到168.7厘米,穗长25.8厘米,圆筒形的穗密实而丰满,单穗重达26.3克,籽粒红色,小米浅黄色,胚乳糯型,不仅外观诱人,而且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11.6%,粗脂肪含量6.0%,总淀粉含量69.2%,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86%,赖氨酸含量0.22%。

在抗病性方面,“浙粟1号”同样表现出色,对白发病有感,但能抗谷瘟病,且高抗谷锈病,这为种植户减少了病害的担忧。在产量上,“浙粟1号”更是表现惊人,第一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77.77千克,比对照晋谷21增产71.54%;第二生长周期亩产374.65千克,增产73.82%,这样的产量提升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种植“浙粟1号”时,需要注意适宜的播期,浙江地区最佳播期为7月10日至7月25日,最晚可至8月15日。播种前要施足有机肥或复合肥,播种方式为起垄开沟条撒播,播后及时镇压。由于“浙粟1号”不抗除草剂,因此不可使用除草剂进行封闭或苗后除草,需要人工间苗和锄草。抽穗前配合中耕培土,施用复合肥作为穗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浙粟1号”的适宜种植区域为夏谷生态区浙江夏秋季,但在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几点:避免使用任何类型的除草剂;拔节前期少施氮肥,防止植株过高倒伏;灌浆期注意防鸟害;收获后及时晾晒和脱粒,防止霉变。

“浙粟1号”以其高产、抗病、易管理的特点,成为农民朋友们的优选品种,为夏秋季的谷子种植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