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种稻,丰收在望——“隆两优黄莉占”的农业革新之旅
在农业科技的浪潮中,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孕育出了一种新型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隆两优黄莉占”。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604,标志着中国水稻育种的新里程碑。
“隆两优黄莉占”的诞生,源于隆科638S与黄莉占的完美结合,它在华南晚稻种植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全生育期为116.9天,略长于对照品种博优998,但这一小小的时间差,换来的是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米质。亩有效穗数达到17.3万,株高104.2厘米,穗长23.0厘米,穗总粒数156.6粒,结实率高达87.9%,千粒重24.2克,这些数据背后,是科研人员无数次试验和精心培育的结果。
在抗性方面,“隆两优黄莉占”同样表现不俗。稻瘟病综合指数仅为4.0,尽管对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抗性稍显不足,但整体而言,它仍然是一种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的水稻品种。米质方面,整精米率72.1%,长宽比3.2,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控制在较低水平,胶稠度6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全面达到部颁2级《优质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上,“隆两优黄莉占”在2014年和2015年的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显著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7.96千克,比博优998增产9.99%,这一成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栽培技术要点的明确,为种植“隆两优黄莉占”提供了科学指导。从播种、秧龄、栽插规格到施肥、水分管理,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了品种的高产和优质。同时,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提出了具体措施,保障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隆两优黄莉占”被认定为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和福建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这一品种的成功,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为中国水稻育种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