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薯10号——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选择

2024-08-24 06:00:17 发布

在内蒙古呼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蒙薯10号马铃薯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了马铃薯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它的诞生源于1982年的一次科学杂交,将呼单81-118和呼单80-298的优势基因融合,孕育出了这一新品种。

蒙薯10号的生育期大约为98天,植株高约65厘米,拥有茂密的分枝和大而茸毛丰富的复叶,其白色花冠与黄色雄蕊相映成趣。它的块茎圆润,乳白色的外皮略显粗糙,但大小适中且整齐划一,芽眼浅而适中,结薯集中,休眠期中等,显示出极佳的储藏性能。

在品质上,蒙薯10号的淀粉含量高达21-25%,非常适合淀粉加工,同时蒸制食品的口感也极为优质。更重要的是,它对晚疫病、环腐病和卷叶病毒病都有很强的抗性,抗旱能力也相当出色,保证了稳产性。

在产量方面,蒙薯10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1988至199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556公斤,比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5.3%。而在1991至1992年的生产试验中,12个点次的平均亩产更是高达1567公斤,增产幅度达到21%。

栽培蒙薯10号时,应选择岗坡、沙壤土或黑土等排水良好的地块。播种期应在气温稳定通过5-7摄氏度时开始,每公顷施用农家肥15000公斤、磷酸二铵300公斤、硫酸钾200公斤,并适当增施有机肥以提高产量和淀粉含量。在肥水条件优越的地块,亩保苗3500株左右;而在干旱和瘠薄的地块,则可增至4000株。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确保种薯在10-15摄氏度的环境下晒种催芽,芽长1厘米左右时进行切块或整薯播种,切块重量不低于25克,每个切块至少有1-2个健芽。垅作时播深约15厘米,覆土10厘米,开花前完成铲耥作业。

蒙薯10号不仅在内蒙古地区适宜种植,也适用于其他省市的一季作区,无论是淀粉加工还是食用,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