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新贵——莆紫薯18,福建省农业新选择

2024-12-05 03:53:02 发布

探索福建省农业的新宝藏,莆紫薯18以其独特的紫色魅力脱颖而出。这个由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新品种,以其编号闽审薯2012004,正式成为甘薯家族中的新成员。

莆紫薯18的株型长蔓匍匐,单株分枝数在6到12条之间,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力。它的叶片特征明显,成叶浅复缺刻形,顶叶、成叶和茎均为绿色,而叶脉和叶柄则带有淡紫色,为田间增添了一抹优雅的色彩。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薯块短纺缍形,薯皮白或淡红色,而薯肉则是淡雅的淡紫色,不仅外观诱人,更富含营养价值。

在产量方面,莆紫薯18虽然鲜薯产量相对较低,但其干物率和出粉率却分别高达28.60%和18.52%,均高于对照品种,显示出其在加工利用上的优势。食味评分83.1分,外观评分79.3分,均优于对照,证明了其在食用品质上的卓越表现。

抗病性方面,莆紫薯18综合评价为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这为种植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它的薯块较耐贮藏,这意味着在收获后,莆紫薯18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为市场供应提供了灵活性。

产量表现上,2009年至2011年间的试验数据显示,尽管鲜薯亩产有所减产,但在薯干产量上却有所增产,显示出其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莆紫薯18适宜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插,早薯亩栽插3000至4000株,晚薯则为3500至4500株。施肥比例为氮、磷、钾1:0.6:1.7,基肥和夹边肥各占一半。种植者需注意排涝防渍,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全生育期控制在130至150天。

综上所述,莆紫薯18以其独特的紫色薯肉、优质的食用品质、较高的加工价值以及较强的抗病性和耐贮藏性,成为福建省农业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丰富了甘薯的品种,也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