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粳11号:高原上的绿色奇迹,稻香飘满云岭
在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上,玉粳11号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高原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款由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以其优异的产量和品质,赢得了广大农户的青睐。
玉粳11号的诞生,源于2000年的一次科学探索。科研人员以“镇稻香粳5125”为母本,与本地复交组合“莫王谷///P154/282//玉糯2/曲S-35”为父本,经过精心杂交选育,终于孕育出这一品种。它的株型紧凑,叶片淡绿,剑叶挺直,全生育期长达181天,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在产量上,玉粳11号同样表现不俗。2007至2008年的云南省中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中,它以两年平均亩产672千克的成绩,虽然仅比对照增产0.6%,但其增产点次率达到了66.67%,显示出了稳定的增产潜力。在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717.8千克。
品质方面,玉粳11号的米质检测结果令人瞩目。糙米率85.5%,精米率77.6%,整精米率76.5%,粒长5.1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16%,垩白度1.4,透明度1级,硷消值7.0,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19.2%,蛋白质8.4%,综合评价达到了国标3级。这些数据不仅说明了玉粳11号的米质优良,更体现了其在稻米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玉粳11号并非完美无缺。它对稻瘟病有较强的抗性,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弱,耐寒性也处于中等水平。这些特性提示我们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和环境的适应。
玉粳11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00米的粳稻区种植,这为云南的高原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粮食品种,更为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玉粳11号的推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中受益,稻香飘满云岭的日子,已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