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杂201:内蒙古田野上的酿酒新星

2025-04-13 05:54:20 发布

在内蒙古广袤的田野上,一种名为“通杂201”的高粱品种正以其卓越的酿造特性和稳定的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一品种由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凝聚了徐庆全、李岩等众多育种专家的智慧与汗水。

“通杂201”以其中熟特性,在适宜条件下,仅需119天即可成熟。作为杂交种,它展现出了强大的生长潜力,芽鞘绿色,叶脉蜡色,苗期长势强健。株高达到164厘米,叶片数19片,穗形纺锤,穗长38.4厘米,粒红色,穗粒重104.7克,千粒重29.8克,植株整齐,适口性佳。其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11.56%,粗淀粉含量高达70.47%,单宁含量1.11%,赖氨酸含量0.28%,是酿造业的理想原料。

在抗病性方面,“通杂201”展现出了对丝黑穗病的抗性,但需注意轻叶部病害和对蚜虫、玉米螟的敏感性。产量方面,它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均表现出色,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0.90%和10.90%,显示出其稳定的产量潜力。

栽培“通杂201”时,建议与油料作物及其他杂粮作物实行2至3年的轮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和减少病害。在通辽地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5月10日左右,地表温度需达到10℃以上。每亩施底肥磷酸二胺10至15千克,拔节期追肥尿素15至20千克。每亩保苗8000株,播种时使用毒谷防治地下害虫,拔节期和抽穗末期分别喷施农药防治玉米螟虫和蚜虫,遇旱及时灌水。

“通杂201”适宜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地区春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防鸟和避免重茬、迎茬种植,以预防丝黑穗病的发生。

“通杂201”,不仅是高粱品种中的佼佼者,更是内蒙古农业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当地酿酒业和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