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11号——西南玉米新希望,增产增收的绿色选择
在西南广袤的田野上,一种名为“强盛11号”的玉米品种正在成为农民的新宠。由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强盛11号”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3,正式成为国家级认可的优良品种。它的诞生源于一系列精心挑选的亲本:母本大913,源自P138、齐319、87-1、178的混合群体;父本B4,则是F349与V187的杂交后代。这样的基因组合赋予了它独特的生长特性。
在西南地区,从出苗到成熟只需116天,虽然比常规品种晚两天,但“强盛11号”的幼苗展现出了紫色的叶鞘和绿色的叶片,花药和颖壳也呈现出鲜艳的黄色。它的株型半紧凑,株高可达250厘米,穗位高102厘米,叶片数达到20片,花丝为粉色,而果穗呈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且呈马齿型,百粒重达到32克。
经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两年接种鉴定,它表现出对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的中抗性,但在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面前稍显脆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测定结果显示,其籽粒容重为735克/升,粗蛋白含量10.23%,粗脂肪含量4.39%,粗淀粉含量69.33%,赖氨酸含量0.30%。
在2005至2006年的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强盛11号”两年平均亩产达到588公斤,比对照增产9.7%。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94.4公斤,比对照增产8.7%,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强盛11号”时,推荐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进行,每亩适宜种植密度约为3300株,并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过严格的审定,“强盛11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但需注意,在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发区应谨慎使用。
“强盛11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西南农民增产增收的希望,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