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猪只易患蹄裂病?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

2024-06-28 22:29:46 发布

猪只的蹄裂病,一种常见的牲畜疾病,往往让养殖户头疼不已。这种病症表现为猪蹄甲的开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猪只行动不便、不愿走动,甚至瘫痪。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问题,又该如何有效防治呢?

首先,蹄裂病的发生与猪的品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本土的土猪品种相对不易患此病,而一些外来品种如杜洛克、长白、大白等则较为常见。其次,猪舍的地面条件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粗糙的水泥或砖块地面,会加速蹄甲的磨损。此外,秋冬季节的低温会导致猪只体表的脂类物质分泌减少,使得蹄甲变薄变脆,更易发生裂开。最后,营养的缺乏,如脂肪、蛋白质、钙磷比例不当或微量元素不足,也会成为诱因。

防治措施方面,首先要为猪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猪舍地面既不太粗糙也不太光滑,必要时可在猪舍内铺设垫草。同时,提供全面均衡的日粮,确保猪只能够得到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只,应立即转移到干燥、温暖的房间,用碘酒清洗伤口,并使用止血消炎药物进行包扎。对于病情较重的猪只,可以注射抗生素以消炎。

值得注意的是,蹄裂病不仅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还可能导致繁殖能力下降,增加种猪的淘汰率,从而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户们必须对此病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