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虾池弧菌难以根除?揭秘养殖中的消毒与生态平衡
2024-10-21 10:00:07 发布
在对虾养殖中,弧菌的高发病率和不断上升的排塘率正严重影响着养殖产量。养殖户们常疑惑,为何弧菌似乎总是杀不死,即使暂时消灭,它们又迅速繁殖。这是否意味着消毒药失效,或是弧菌的耐药性增强,甚至发生了变异?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彻底消毒是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至关重要,它需要经过养殖户的实践检验,并通过使用前后的弧菌数量对比来验证效果。同时,消毒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守,考虑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
其次,消毒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死角,包括水体和底质。使用颗粒型消毒药与粉剂或水剂相结合,或将粉剂与沸石粉、白云石粉混合使用,可以有效覆盖这些区域。此外,中央排污管至排污井中的污水也需注意,消毒后应及时排出。
再者,对虾肠道内的弧菌也是一大隐患。它们可能随粪便排出,污染已消毒的水体。因此,在水体消毒前,通过拌料等方式清除肠道弧菌是必要的。
连续消毒也是一个关键策略。由于弧菌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抗逆性不同,且可能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增强抗逆性,连续消毒2至3次可以提高效果。同时,定期轮换使用消毒剂,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最后,以菌抑菌,实现生态防控是预防弧菌病的理想方法。补充有益菌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消毒后应立即投放,以确保它们成为优势种。同时,有益菌的活性也需保证,通过活化过程提高其活力和数量。虾塘中有益菌的数量应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与弧菌的比例安全。
使用复合菌种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类型的菌种可以分解不同的物质,适应不同的环境。此外,采用少量多次的补充方式,可以适应对虾肠道和虾塘环境的变化,确保有益菌的持续效果。
通过这些措施,养殖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弧菌,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