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4123:北京节水小麦新选择,高效农业的绿色希望

2024-12-15 03:33:25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农大4123”以其出色的节水性能和产量表现,成为北京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的理想选择。这个品种以其冬性特征和晚熟特性,为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机遇。

“农大4123”的幼苗半匍匐,具有中等的分蘖力和成穗率,这使得它在节水区域试验中的平均株高达到71.0厘米,穗形纺锤,长芒、白壳、红粒,展现出良好的外观特征。平均每亩穗数高达35.0万穗,穗粒数27.9粒,千粒重37.2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其高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农大4123”表现稳健,2014年延庆抗寒性鉴定显示,其越冬死茎率为15.4%,抗寒级别为中等。此外,它还显示出慢条锈病的抗性,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这为种植者提供了额外的安心。

品质检测结果显示,“农大4123”硬度指数为61,容重740g/L,蛋白质含量(干基)15.48%,湿面筋含量34.5%,沉降指数22.5mL,吸水量55.1mL/100g,面团形成时间2.1分钟,面团稳定时间2.0分钟,拉伸面积22cm²,延伸性135mm,最大抗延阻力119E.U。这些指标表明,该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

在产量表现上,“农大4123”在2013年和2014年的北京市小麦节水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296.6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6%。特别是在201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高达382.11公斤,比对照增产8.5%,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施足底肥、适期适量播种、适时冬灌以及春季浇好关键水的重要性。这些技术要点不仅有助于实现节水高产,还能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中,通过浇灌浆水大幅度提高产量。

综上所述,“农大4123”以其节水性能、高产潜力和优良品质,成为了北京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节水种植的理想选择,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希望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