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新品种“华杂棉 H922”:华中农业大学的农业突破

2024-12-05 04:34:06 发布

华中农业大学最新研发的“华杂棉 H922”以其卓越的抗虫性能和高产潜力,成为棉花种植领域的新宠。这一品种以其国审棉20220034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为长江流域的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华杂棉 H922”源自4007-17/361-9的品种改良,拥有农基安证字(2020)第107号的安全证书,确保了其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这一中熟杂交棉花品种在长江流域的春播生育期为122天,株型松散,株高适中,叶片和茸毛均为中等,叶色较浅,显示出良好的生长特性。

该品种的抗虫特性尤为突出,主要针对棉铃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在纤维品质方面,“华杂棉 H922”同样表现出色,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29.0毫米,断裂比强度为32.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5.2,断裂伸长率为5.5%,反射率为78.0%,黄色深度为8.5,整齐度指数为85.0%,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46,纤维品质为Ⅲ型,这些数据均表明其纤维品质上乘。

在产量表现上,“华杂棉 H922”同样令人瞩目。2019-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3.5千克、111.3千克和108.1千克,比对照品种GK39增产11.2%、11.9%和14.3%。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分别为254.9千克、104.6千克和101.1千克,比对照品种GK39增产11.4%、16.0%和16.3%,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调控、肥水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这些技术要点为“华杂棉 H922”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品种已通过国家棉花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浙江沿海、江西北部、湖北、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和四川丘陵棉区春播种植,但在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华杂棉 H922”不仅是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它以其抗虫、高产、优质的特性,为棉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