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67号:黑龙江农业的新星,高产抗病的大豆品种

2025-04-20 05:06:16 发布

在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一种名为“黑科67号”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黑审豆20200057,标志着其正式成为黑龙江省农业的新成员。

“黑科67号”的诞生源于科学严谨的育种过程。它以黑交06-1625为母本,黑河04-528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这一品种在适应区的生育周期大约为95天,需要大约1800℃的活动积温。它展现出亚限结荚习性,株高约75厘米,分枝能力强,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荚色转为褐色。种子圆形,种皮和种脐均为黄色,表面光泽,百粒重约19.0克。在品质上,“黑科67号”蛋白质含量高达38.63%,脂肪含量为21.07%,且在抗病性上表现出中抗灰斑病的优良特性。

产量是衡量一个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黑科67号”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7至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公顷产量达到1888.5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黑河49增产15.0%。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1810.1公斤,增产12.6%,这无疑证明了“黑科67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黑科67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建议在5月中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并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量控制在30万至35万株之间。施肥方面,基肥推荐施用磷酸二铵100公斤、尿素15公斤、钾肥25公斤;种肥则为磷酸二铵50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25公斤;开花结荚期还需叶面喷施叶面肥10公斤。田间管理上,应使用除草剂除草,并及时中耕,防治病虫害,确保成熟后及时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是关键,以避免后期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黑科67号”符合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10℃活动积温1850℃的区域种植,为黑龙江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