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来袭,养殖户如何守护羊群?

2024-07-01 00:29:36

冬春季节,羊痘疫情的高发期,对养殖户来说,有效预防和控制羊痘至关重要,以减少经济损失。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能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寒冷的气候、饲料短缺或不当的饲养管理都可能诱发或加剧病情。

羊痘的典型症状包括:潜伏期约6至8天,体温急剧上升至41至42摄氏度,随后在皮肤无毛或少毛区域如嘴唇、鼻子、面颊和四肢等部位出现充血斑点。这些斑点会在2至5天内发展成红斑,进而形成丘疹,最终发展成水泡和脓疱。而非典型症状则表现为轻微症状,可能不出现或仅有少量硬结状的痘疹,这些痘疹会在几天内干燥脱落,不发展成水泡和脓疱。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提供充足的饲料,注意防寒保暖。定期对羊群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病羊,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对于无治疗价值的羊只应予以淘汰。羊舍和饲养工具应定期使用碱性溶液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在羊痘多发地区,应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并对发病羊群进行隔离治疗。对于未发病的羊只,可以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每只羊注射0.5毫升,或注射痊愈羊血清进行预防,成年羊每只10毫升,小羊每只3至5毫升。通过这些措施,养殖户可以有效地保护羊群,避免羊痘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