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滇589:西南春玉米新品种,高产抗病害的农业新希望
在西南春玉米种植区,云南京滇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京滇589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选择。这款玉米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575,正式进入市场,为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京滇589的品种来源是JD449×JD210,这一杂交组合赋予了它独特的生长优势。在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中,京滇589从出苗到成熟需要130天,仅比对照品种中玉335晚熟1天。它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到深紫色,叶片和叶缘都是深绿色,花药和颖壳也是深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厘米,穗位高133厘米,成株叶片数大约19片。果穗呈锥到筒形,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4至16行,穗粗5.1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9克。
在抗病性方面,京滇589表现出色,中抗大斑病和灰斑病,感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感小斑病,抗纹枯病,抗南方锈病。这些抗病特性使得京滇589在面对病害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此外,它的籽粒容重为756克/升,粗蛋白含量10.52%,粗脂肪含量3.99%,粗淀粉含量74.08%,赖氨酸含量0.30%,这些营养成分的丰富性为它赢得了更多的市场青睐。
产量表现上,京滇589在2019至2020年的联合体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11.1千克,比对照中玉335增产6.0%。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76.6千克,比对照中玉335增产7.7%,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京滇589适宜在4月至5月种植,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并增施农家肥。底肥亩施复合肥30至40千克,追施尿素40千克,分2至3次施用,避免偏施氮肥。作为中杆中果穗品种,种植密度建议为4000至4500株/亩。
经过严格的审定,京滇589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区的多个省份和地区种植,包括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的多个州市,海拔800至2200米的地区。京滇589以其高产、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了这些地区农民种植玉米的新选择,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