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26:江苏淮北麦区的高产新选择

2024-08-21 04:30:21 发布

在江苏徐淮地区的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精心培育,一种名为“淮麦26”的小麦新品种应运而生。它原名“淮麦0432”,是淮麦18号与百农9267的杂交后代,自2004年育成以来,以其半冬性中熟的特性,在淮北麦区展现出了卓越的适应性和产量潜力。

淮麦26的产量表现令人瞩目,在2005至2008年的江苏省区域试验中,三年平均亩产达到了522.0公斤,较传统的淮麦18增产3.2%。而在2008至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提升至514.1公斤,增产幅度达到了6.1%。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淮麦26幼苗的半匍匐生长特性、叶片细长、深绿色,以及其出色的抗寒性和分蘖力。

在田间,淮麦26展现出了紧凑的株型和良好的茎杆弹性,这不仅赋予了它较强的抗倒性,还带来了整齐的穗层和良好的熟相。它的纺锤型穗结实性高,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质地介于半硬质到硬质之间。在品质检测中,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以及稳定时间等指标均表现出色,证明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高应用价值。

为了充分发挥淮麦26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也经过了精心设计。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最适播期为10月5日至15日。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以13万左右为宜,迟播时适当增加。肥水管理上,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注重基肥、平衡肥与拔节孕穗肥的合理配比。同时,田间沟系的配套和及时的病虫草害防治也是确保丰产丰收的关键。

淮麦26,不仅是江苏淮北麦区种植户的高产新选择,更是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