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粳307: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2024-12-20 04:45:08 发布
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连粳307,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我国北方黄淮地区的稻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国审稻20216223号的连粳307,以其全生育期146.6天的早熟特性,比徐稻3号提前4.3天成熟,为农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连粳307株高85.1厘米,穗长15.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21.7万穗,每穗总粒数139.6粒,结实率高达90.7%,千粒重26.0克。这些特性使得连粳307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79.24千克和648.12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15%和5.6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3.68千克,比对照增产6.37%。
在抗性方面,连粳307对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均有中等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5和3.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米质方面,整精米率73.4%,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74毫米,碱消值7.0级,长宽比1.9,均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适时移栽、平衡施肥和科学灌溉,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连粳307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丰产。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秧田期重点防治稻蓟马、灰飞虱、苗稻瘟等,本田期重点防治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等虫害,搁田复水后及时防治纹枯病,破口期注意防治稻瘟病,后期注意防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审定意见指出,连粳307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但在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有望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生产带来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