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川苎13”:达州市农科所的苎麻新篇章
在苎麻产业的广阔天地中,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其创新精神和科研实力,孕育出了“川苎13”这一杂交苎麻新组合,它不仅是农业科技的结晶,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
“川苎13”以其中根散生型中熟品种的特性,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力。根系发达,分株力强,生长势旺盛,整齐划一,均匀度好,这些特点使得“川苎13”在苎麻家族中独树一帜。苗期的淡绿色叶片,生长茎的绿色,以及成熟茎的绿褐色,构成了“川苎13”独特的色彩谱系。叶片的卵圆形状、绿色,锯齿宽而浅的叶缘,浅绿色的叶脉,黄绿色的叶柄,以及微红色的托叶中肋,都是“川苎13”的显著标志。
在产量上,“川苎13”同样不负众望。2007至2009年的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新麻平均亩产达到了41.65公斤,相较于川苎8号增产5.8%,而成龄麻的平均亩产更是高达179.57公斤,增产7.55%。2009至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成龄麻平均原麻亩产165.08公斤,比对照川苎8号增产5.9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川苎13”的高产潜力。
“川苎13”的栽培要点也颇具特色。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四川麻区一般在1月底2月初播种,双膜保温保湿,每亩苗床播种量0.4~0.5公斤。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麻苗8~9片真叶时移栽,移栽期在3月底4月初,适宜种植密度2500窝/亩,每窝2~3苗。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当年可收获原麻三季,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川苎13”以其抗旱性及抗倒性较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和苎麻炭疽病的特性,在四川省麻区展现出了广泛的适宜性。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优质的苎麻种植选择,也为苎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川苎13”,一个由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苎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四川省麻区农民的新宠,引领着苎麻产业的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