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134:丰收的希望,晚粳稻的新星

2024-07-25 03:06:45 发布

在浙江的田野上,一种名为秀水134的晚粳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特性,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育的秀水134,以其原名丙06-134,经过严格的审定,获得了浙审稻2010003的编号,正式走进了农业生产的广阔天地。

秀水134在产量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在2008年和2009年的省级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555.0公斤和559.7公斤,相比秀水09品种增产幅度达到了8.8%和8.6%,两年平均增产8.7%,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更是达到了587.5公斤的高产,增产幅度高达10.1%。

在生长特性上,秀水134展现出了整齐的生长态势和适中的株高。它的株型紧凑,剑叶短而挺立,叶色呈现出健康的中绿色。茎秆粗壮,叶鞘紧包着节,显示出良好的抗倒伏能力。分蘖力表现中等,但穗型较大,着粒密,谷壳黄亮,偶有褐斑,无芒,颖尖无色,谷粒呈椭圆形,这些特征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秀水134的生育期平均为152.2天,略长于对照品种,但全生育期的延长并未影响其产量表现。在抗性方面,秀水134对稻瘟病具有较高的抗性,对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表现出中等抗性,对褐稻虱的抗性稍弱,因此在栽培时需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在米质方面,秀水134同样表现出色。经过检测,其整精米率达到72.5%,长宽比为1.7,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27.0%和4.0%,透明度为2级,胶稠度为70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6%,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的高标准。

秀水134以其丰产性、抗倒性、适中的生育期和优良的米质,被审定为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的品种。它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秀水134,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丰收的希望,晚粳稻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