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麦128:春性小麦新品种,产量与品质兼备
滁麦128,一个由滁州学院精心培育的春性小麦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良的品质特性,在安徽省小麦品种审定中崭露头角,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51。这个品种由蔡华、欧永跃、赵荣、张业伦、赵维萍等主要育种人共同研发,其品种来源是淮麦17与生选4号的杂交。
滁麦128的全生育期为202.1天,略迟于对照品种扬麦20。株高86.2cm,幼苗半直立,株型松散,显示出良好的分蘖力和成穗率,整齐度也相当不错。其穗型为纺锤型,白壳、长芒、红粒,籽粒较饱满,质地为半角质,这些特征使得滁麦128在外观上就给人以丰收的期待。
在产量三要素上,滁麦128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亩穗数和穗粒数分别为32.1/33.5万和39.7/41.7粒,千粒重为36.6/39.2克。在2018-2019和2019-2020两年的区域试验中,滁麦128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扬麦20增产7.35%和3.87%,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滁麦128对赤霉病和白粉病表现出中抗性,而对纹枯病则表现为感性至高感性,这提示我们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害的防治。品质分析结果显示,滁麦128的容重为801/806g/L,粗蛋白含量为12.52/11.97%,湿面筋含量为26.5/24.6%,吸水量为53.1/52.5mL/100g,稳定时间为6.5/2.6min,属于中筋品种,适合多种面食加工。
滁麦128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的播期与密度,建议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播种,每亩基本苗18至20万。施肥管理上,应施足底肥,亩施纯氮14至16千克,其中底肥占60%,追肥占40%,同时一次性施入五氧化二磷6至8千克和氧化钾6至8千克。此外,还需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草害。
综上所述,滁麦128以其优异的产量表现和良好的品质特性,通过了安徽省的小麦品种审定,适宜在淮河以南的春性麦区推广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增产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