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归5号:高原上的草本瑰宝,当归中的佼佼者
在甘肃的高原上,一种名为“岷归5号”的当归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显著的产量优势,成为了当地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认定编号为甘认药2013003的岷归5号,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精心选育而成,其品种来源为岷县大田当归,代号DG2005-02。
岷归5号的根为肉质性圆锥状直根系,苗根长度可达13.4厘米,侧根平均有2.4条/株,单株鲜根重0.87克。成药期的根长35.2厘米,芦头径粗3.7厘米,展现出其强健的生长力。主、侧茎均为淡紫色,结籽期主茎高81厘米,具有4-7节,叶片长2-3.5厘米,有2或3个浅裂,花白色,未开放的花苞呈淡紫色,花期在6-8月间,果为双悬果,长4-6毫米,宽3-5毫米。种子淡白色,长卵形,种果千粒重1.91克,种子发芽率高达87.4%。在成分分析上,总灰分4.6%,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60.4%,阿魏酸0.125 %,显示了其药用价值。
在产量表现上,岷归5号在2007-2011年的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鲜归701.1公斤,较对照增产17.4%,这一成绩在当归品种中颇为突出。栽培要点包括播前将熏肥和每亩20千克磷酸二铵和每亩6.7千克硫酸钾均匀施入土壤,密度3500-4000粒每平米,覆土厚度0.2-0.3厘米,然后畦面覆盖作物秸秆1-3厘米厚。成药期要求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配施化肥纯氮肥16-17公斤,磷肥7-8公斤,钾肥3-4公斤。采用当归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垄宽60厘米,垄高15厘米,沟宽40厘米,每垄栽3行,穴距25厘米,每穴栽两株,早薹过后选留1株。待早薹盛期过后进行定苗,亩保苗8000株。
岷归5号适宜在定西海拔2000-2450米的中壤或沙壤土生态区种植,其抗病性表现较好,经田间调查当归麻口病病株率27.86%,病情指数9.29%。这种当归不仅在药用价值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而且在产量和抗病性上也展现了其卓越的特性,是高原农业中的一个宝贵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