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优 836”:长江上游的高产籼稻新选择
在长江上游的稻作区,农民朋友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带来稳定高产的水稻品种。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荃优 836”,一个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它不仅拥有令人瞩目的产量表现,还具备了一定的抗性和适应性,是长江上游稻农们的新选择。
全生育期与株高
“荃优 836”的全生育期为153.8天,比传统的F优498稍晚熟,但这种微小的差异换来的是更充足的生长时间。株高106.8厘米,穗长23.6厘米,这样的植株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为高产打下了基础。
产量表现
在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荃优 836”表现出了稳定的产量增长。2019年平均亩产达到638.44千克,而2020年更是达到了666.77千克,两年平均产量为652.61千克,均略高于对照品种F优498。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也代表了更高的粮食安全保障。
抗性与米质
“荃优 836”在稻瘟病抗性方面表现一般,但抽穗期的耐热性较强,这对于长江上游稻区尤为重要。同时,它的米质也达到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整精米率67.6%,直链淀粉含量16.5%,保证了米质的优良和口感的适宜。
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确保“荃优 836”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生长潜力,建议农民朋友们在播种时注意适时早播,保证安全抽穗。在移栽时,每亩插足基本苗8万至10万,科学施肥,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并在拔节前期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同时,合理灌溉和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审定意见
经过严格的审定,“荃优 836”被认定为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它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贵州省(武陵山区除外)、云南省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以及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然而,稻瘟病重发区的农民朋友们则需要谨慎考虑,避免种植。
“荃优 836”的问世,为长江上游的稻农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它以稳定的产量和良好的米质,有望成为稻作区的新宠。让我们一起期待它在田间地头的表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