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新贵——秀迪1号,福建省农科院的骄傲

2024-12-13 03:08:28 发布

在福建的山川之间,一种名为秀迪1号的秀珍菇正在悄然崛起,它不仅承载着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智慧,更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秀迪1号,这个品种认定编号为闽认菌2012010的秀珍菇新品种,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秀迪1号的子实体多单生,菌盖色泽介于鼠灰色和黑灰色之间,扇形的外观和微内卷的边缘使其不易开裂,直径在3.5至5厘米之间,厚度则在0.5至1.5厘米。菌褶纯白,延生而出,而菌柄则多侧生,少数中生,长度在3至6厘米,直径在0.8至1.5厘米。经过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秀迪1号每百克鲜菇含有粗蛋白6.06克、粗纤维1.81克、粗脂肪0.06克和总糖1.09克,品质与对照品种不相上下。

在产量方面,秀迪1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新罗区、罗源县、龙海市、福清市等地的多年多点试种中,平均每袋(干料重650克)产量达到323克,比对照秀57增产8.5%,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秀迪1号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45%、棉籽壳28%、麸皮25%、红糖1%、石灰1%,含水量控制在63~65%。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5℃,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则为12~25℃,湿度需保持在80~90%。整个栽培周期为15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秀迪1号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栽培周期150天、产量较高、品质与对照相当、杂菌污染率低的秀珍菇新品种。它适宜在福建省秋冬季栽培,并且已经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获得了正式认定。

秀迪1号,不仅是福建省农科院的骄傲,更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它以其出色的品质和产量,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食用菌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