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农186:河南农业的新星,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2024-07-28 02:07:56 发布

在河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品质和产量一直是农业科研的重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育种者詹克慧及其团队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豫农186。这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河南农业科技创新的缩影。

豫农186,一个经过严格审定的小麦新品种,编号为豫审麦2017002。它的诞生,是育种者们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它的父母是周麦16和豫农202,继承了两者的优点。这个品种具有半冬性中晚熟的特性,全生育期大约230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且深绿,展现出良好的苗势和抗寒性。

在生长过程中,豫农186表现出快速的起身拔节和两极分化,抽穗偏早,这使得它在春季能够迅速成长。它的株高适中,73.9~80.0厘米,茎秆弹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但对春季低温有一定的敏感性。它的穗型为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耐后期高温,成熟时落黄表现良好。

在抗病性方面,豫农186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有中等抗性,但对赤霉病较为敏感,这需要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治。品质分析显示,豫农186的蛋白质含量和容重均表现良好,湿面筋含量适中,降落数值和沉淀指数稳定,吸水量和形成时间适中,稳定时间较短,弱化度和硬度适中,白度和出粉率均较高。

产量表现是衡量一个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豫农186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在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中,豫农186均实现了100%的增产点率,平均亩产量比对照品种周麦18分别增产6.24%、8.4%和7.0%,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豫农186适宜在10月8日至20日播种,基本苗15~20万/亩,播量根据肥力和播种时间适当调整。田间管理要注重施肥和病害防治,特别是赤霉病的预防。

总的来说,豫农186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良好品质和一定抗病性的小麦新品种。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河南乃至中国小麦的品种资源,更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的选择。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选择豫农186,就是选择了一个值得信赖的高产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