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乌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增产增收的希望之星

2025-04-14 05:55:44 发布

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一种名为蒙乌薯7号的马铃薯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由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蒙乌薯7号以其独特的品种来源——Torridon和郑薯6号的杂交,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

蒙乌薯7号,一个中晚熟的鲜食和淀粉类型品种,以其96天的生育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种植选择。它的株型半直立,茎绿色,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微弱,花冠白色近五边形,这些特征不仅美观,更预示着其内在的品质。蒙乌薯7号的薯块呈卵圆形,薯皮和薯肉均呈黄色,芽眼浅,这些特点使得它在食用和加工上都具有优势。

在营养成分上,蒙乌薯7号同样表现优异,干物质含量达到26.00%,淀粉含量20.80%,蛋白质含量2.47%,维生素C含量高达19.70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为蒙乌薯7号的市场竞争力增添了砝码。

产量方面,蒙乌薯7号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均表现出色,第1生长周期亩产3148.0千克,比对照大西洋增产31.37%;第2生长周期亩产3468.0千克,比对照大西洋增产47.77%。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为种植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栽培技术要点上,蒙乌薯7号对土壤和气候条件有着明确的要求。它需要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灌良好、通透性好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在5.8~8.0之间,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播种时间通常为4月25日至5月15日,播种深度8~12厘米,密度为3500~3800株/亩。施肥方面,每亩需施有机菌肥80~12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60千克做基肥,中耕时增施40千克。病虫害防治上,蒙乌薯7号需要科学选择化学农药,水肥科学搭配,调控好湿度,以减少侵染来源。

蒙乌薯7号适宜在华北一作生态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锡林郭勒盟,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地区春播种植。适时收获,当70%以上茎叶变黄时开始,确保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蒙乌薯7号,不仅仅是一个马铃薯品种,它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晶,是农民增收的希望,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选择蒙乌薯7号,就是选择了一个丰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