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811: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抗旱抗病,产量稳定
中创811,一个由河南省中创种业短季棉有限公司和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以其出色的抗旱性和抗病性,以及稳定的产量表现,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中崭露头角。这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约为228至233天,比洛旱7号品种稍早成熟。幼苗呈半匍匐状,叶片宽阔,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表现良好,春季起身拔节稍迟,株高在71.7至80.7厘米之间,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强。
中创811的穗形为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佳。每亩穗数在32.8至34.9万之间,穗粒数为32.6至34.3粒,千粒重介于44.3至50.6克。在抗旱性方面,中创811被评定为3级,表现出中等的抗旱能力。抗病鉴定显示,该品种对条锈病具有中等抗性,对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有中等感染性,但对赤霉病则高感。
在品质方面,中创811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5年的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含量为13.20%,容重807克/升,湿面筋含量25.8%,降落数值472秒,沉淀指数78毫升,吸水量62.2毫升/100克,形成时间3.9分钟,稳定时间5.5分钟,弱化度79FU,出粉率72.8%,硬度68HI。2016年的检测结果略有不同,蛋白质含量为12.44%,容重726克/升,湿面筋含量21.1%,降落数值281秒,沉淀指数62毫升,吸水量50.6毫升/100克,形成时间1.2分钟,稳定时间1.2分钟,弱化度94FU,出粉率66.9%,硬度44HI,延伸性144毫米,最大拉伸阻力513EU,拉伸面积9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方面,中创811在2014至2015年度河南省小麦旱地组区域试验中,增产点率达到90.9%,平均亩产418.8千克,比对照增产4.1%。2015至2016年度续试,增产点率为66.7%,平均亩产396.8千克,比对照增产2.3%。2016至2017年度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408.9千克,比对照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中创811适宜在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基本苗15至20万。同时,需要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经过审定,中创811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稳产的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