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单65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高产抗旱玉米新品种

2025-05-24 05:43:45 发布

探索农业新品种,陕单650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脱颖而出。这款玉米新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心培育,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230017号。作为育种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科研实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陕单650的品种来源是KA105与KB024的杂交,这一组合赋予了它独特的生长习性。幼苗时期,叶鞘呈现浅紫色,子叶呈圆形,株型紧凑,株高在240至260厘米之间,穗位高85至90厘米。总叶片数为19至20片,叶色鲜绿,叶缘浅紫色,雄花分枝8至10个,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红色。果穗呈筒型,穗长20.1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6至18行,百粒重34.6克,红轴,籽粒黄色、马齿型。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为126.5天,比对照品种早熟0.5天。

在抗病性方面,陕单650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性。2021年,它对穗腐病表现出抗性,但对茎腐病和丝黑穗病敏感,对大斑病和灰斑病高感。2022年,它对茎腐病表现出中抗性,对丝黑穗病、穗腐病和大斑病敏感,对灰斑病高感。此外,经检测,陕单650的容重为744g/L,粗蛋白质(干基)为10.31%,粗脂肪(干基)为3.53%,粗淀粉(干基)为73.86%,显示出良好的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陕单650适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亩适宜密度为5000株,并需注意防治病虫害。在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方面,陕单650适宜在陕西省陕北渭北春播玉米区种植,具有节水特性。2021年平均亩产达到816.7公斤,增产6.1%,增产点率100%,抗旱性判定值为1.075。2022年平均亩产767.7公斤,增产3.9%,增产点率83.3%,抗旱性判定值为0.996。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792.2公斤。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6.5公斤,增产4.3%,增产点率66.7%。

综上所述,陕单650以其高产、抗旱和良好的抗病性,成为陕西省春播玉米区的理想选择,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