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农11号:辽宁大豆新希望,高产量与抗病力的完美结合
在辽宁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沈农11号”的大豆品种正在引起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高产潜力,更因为它在抗病性上的卓越表现。
“沈农11号”是由沈阳农业大学精心培育而成的,其品种编号为“辽审豆[2008]104号”。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以“辽豆3号”为母本,“冀豆4号”为父本进行组配。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也预示着这一品种的优良特性。
这个品种的植株平均高度为105.3厘米,拥有2.2个分枝,主茎节数达到20.5个,单荚数高达57.6个。它拥有椭圆叶、紫花和棕色茸毛,而其黑色的脐色和百粒重20.3克的特点,都为它的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沈农11号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达到了40.71%,粗脂肪含量为22.44%,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它的营养价值,也显示了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辽宁省的春播生育期大约为124天,比传统的“铁丰33号”早熟8天,属于中熟品种。更值得一提的是,沈农11号在2006年的人工接种鉴定中表现出了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特性,这无疑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在产量表现上,沈农11号在2006至2007年的辽宁省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中,7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95.56公斤,比对照铁丰33号增产5.56%。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197.75公斤,增产4.06%。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在沈阳及沈阳以南、以西地区的中等肥力以上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1.0~1.1万株/亩。苗期要注意防治大豆蚜虫,八月上旬则需注意防治大豆食心虫。
沈农11号的适宜种植地区为辽宁省的沈阳、辽阳、锦州、海城等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的中熟大豆区。这一品种的推广,不仅有望提高当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也将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