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棉11号:长江流域的棉花新希望
在长江流域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创棉11号”的棉花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为当地棉农带来新的希望。由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国审棉20220041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领域。
“创棉11号”以其转基因早熟常规棉花品种的身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长特性。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仅为104天,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快地成熟,为棉农节省宝贵的时间。株型松散、株高适中,茎秆粗壮,这些特征使得“创棉11号”在田间管理上更为便捷。
更为重要的是,“创棉11号”拥有强大的抗虫能力,特别是对棉铃虫的抗性,这得益于其转cry1Ab/cry1Ac基因。这一特性使得它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保护下,安全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18)第89号,为长江流域的棉花生产提供了新的保障。
在产量表现上,“创棉11号”同样不负众望。2019-2020年的统一试验中,其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的亩产均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有显著增产,分别为7.1%、15.5%和14.6%。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增产趋势得以延续,分别为5.1%、12.9%和11.7%。
“创棉11号”的纤维品质也是其亮点之一。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30.9毫米,断裂比强度31.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7,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秀的纺纱性能。此外,其纤维品质被评定为Ⅱ型,这意味着它在纺织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栽培技术要点上,“创棉11号”要求适期播种,适宜密度在4000-5000株/亩,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化学调控原则,并注重肥水管理。同时,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也提出了明确的指导,确保棉花的健康生长。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创棉11号”被认为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但需要注意的是,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以保证其最佳生长状态。
“创棉11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长江流域棉农增产增收的新希望,是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