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两优航2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2024-08-13 04:26:45 发布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两优航2号”的籼型杂交水稻品种诞生了。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良的米质,为稻农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两优航2号”的全生育期为154天,株型适中,表现出高效的分蘖率和高有效穗,剑叶长宽,粒长,颖尖白色有芒,着粒密度适中。它的穗粒数高达155粒,而实际的穗实粒数为121粒,千粒重达到30.1克。这些特性使得“两优航2号”在株高105.7厘米,穗长24.0厘米的条件下,亩有效穗数可达18.4万,成穗率高达69.3%,展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米质检测显示,“两优航2号”的出糙率为80.0%,精米率为66.9%,整精米率为52.0%,垩白粒率26%,垩白度2.0%,粒长7.3mm,长宽比3.0,直链淀粉16.6%,胶稠度86mm,碱消值5级,透明度1级,完全达到了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
在2007至2008年的文山州杂交籼稻品种区域试验中,“两优航2号”的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625.9千克,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17.1%,增产点率高达90.9%。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69.9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3.8%,增产点率达到了100%。
“两优航2号”的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为3级,室内接种鉴定抗性综合评价为稍强,这表明它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适宜在文山州海拨1400米以下的籼稻主产区种植,为当地稻农提供了一个高产、优质、抗病的新选择。
“两优航2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实力的体现,它将为稻农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