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黄金”马铃薯——大同里外黄

2024-12-24 03:00:15 发布

在山西省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大同里外黄”的马铃薯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高产性能脱颖而出。这个品种,审定编号晋审薯2013001,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和沁源县沁丰薯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源自9908-5和9333-10的杂交试验,试验名称“05-44-1”。

大同里外黄以其中晚熟的特性,从出苗到成熟大约需要110天。这种直立的株型,生长势强,株高可达82厘米,茎叶呈现健康的绿色,复叶大而侧小叶多达4至5对。白色花冠,中等繁茂性,天然结实,是其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匍匐茎短,结薯集中,薯块大小整齐,扁圆形的块茎,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深浅适中,淀粉含量高,这些都是大同里外黄的显著特点。

在品质分析方面,2012年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检测结果显示,大同里外黄的块茎干物质含量高达26.0%,淀粉含量19.1%,Vc含量16.9ml/100g,还原糖含量0.67%,粗蛋白含量2.2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产量表现上,大同里外黄同样不负众望。2011至2012年在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995.6千克,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19.9%,13个试验点全部增产。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820.6千克,比对照增产22.7%,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显示了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栽培大同里外黄,需要在播种前30天将种薯出窖,剔除病、烂薯后,在16~20℃的散射光条件下催成短壮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考虑到植株高大,种植密度每亩3000~3500株即可。平衡施肥,在现蕾开花期注意浇水追肥,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田间管理,封垄前高培土,增加结薯层次,防止薯块外露变绿。

大同里外黄适宜在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种植,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