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玉米新品种“郑单6153”:高产抗病害,夏播新选择

2025-05-11 05:39:16 发布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玉米新品种“郑单6153”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夏播玉米的新宠。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220033,源自郑V931和郑3733的精心杂交。

“郑单6153”的平均生育期为104.1天,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它的芽鞘呈浅紫色,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65.8cm,穗位高114.3cm。雄穗分枝中等,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6.2cm,穗粗4.7cm,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2.1粒,秃尖长0.5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4.6g,出籽率高达87.4%。田间倒伏倒折率仅为1.6%,空杆率0.7%,显示出了良好的抗倒伏能力。

在抗性鉴定方面,“郑单6153”表现卓越,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的综合接种鉴定显示,它对镰孢穗腐病具有抗性,对镰孢茎腐病具有中抗性。然而,对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瘤黑粉病和南方锈病的抗性较弱,需要特别注意防治。

品质分析方面,“郑单6153”的粗淀粉含量在75.20%到73.37%之间,粗蛋白含量在9.56%到10.0%之间,赖氨酸含量为0.30%,粗脂肪含量在4.7%到4.6%之间,容重为792g/L到788g/L,显示出了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加工特性。

产量表现上,“郑单6153”在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增产点率分别达到66.7%和84.6%,平均亩产分别为736.2kg和701.8kg,均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增产点率达到80.0%,平均亩产536.1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适宜在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密度为4500株/亩,并注意防治小斑病。经过审定,“郑单6153”符合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省夏播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害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