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香4245:宜宾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2024-12-16 03:34:27 发布

宜香4245,一个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以其优异的产量表现和中抗性评价,成为了重庆地区水稻种植的新选择。这个品种的引种编号为渝备稻2017037,是宜香1A与宜恢4245的杂交成果,经过川审稻2009004的严格审定,正式进入市场。

宜香4245属于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它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全生育期平均为156.5天,比渝香203长0.8天,株高约120.4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鞘、叶缘呈绿色,柱头白色,稃尖杆黄色,穗长达到26.8厘米。每亩有效穗约13万,平均每穗着粒数200.1粒,实粒数172.6粒,结实率高达85.1%,千粒重27.8克。

在2017年的适应性试验中,宜香4245在6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达到了612.7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3.8%,显示出了其出色的产量潜力。抗性方面,宜香4245对叶瘟的抗性为4级,穗瘟发病率和损失率均为3级,综合抗性指数为3.25,整体抗性评价为中抗。

栽培宜香4245时,需要遵循以下技术要点:首先,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适宜的播种期,秧龄控制在30至40天。其次,合理密植,每亩种植1.2至1.5万窝,每穴插2粒谷苗。在肥水管理上,要重视底肥和早期追肥,控制氮肥使用,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田间水分管理要前期浅水促进分蘖,中期晒田,后期保持薄水或湿润灌溉直至成熟。同时,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稻瘟病。

风险提示方面,宜香4245的种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虫害、鼠害和霉变,避免种子混杂,以免影响种子活力,特别是发芽率。氮肥施用不宜过多,需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注意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对水稻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在孕穗、抽穗、扬花期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降低损失。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进行,以预防为主。在稻瘟病高发区,不宜种植宜香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