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菜新品种“湘杂油553”:高产抗病害的绿色希望
在湖南农业大学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湘杂油553”的油菜新品种正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一品种以其高产、抗病和抗寒的特性,为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湘杂油553”是一种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其子叶呈肾脏形,幼苗直立,叶绿色,具有2至3对裂片,展现出良好的繁茂性。这种油菜的叶柄长度适中,茎秆坚硬,使得植株在苗期和苔期生长整齐且繁茂。全生育期为214.2天,株高达到170.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高达249.9个,每角粒数约19.0粒,千粒重3.99克。在营养成分上,“湘杂油553”不含食用油芥酸,硫苷含量为19.98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6.01%。
值得一提的是,“湘杂油553”在抗病性方面表现出色,低抗菌核病和抗病毒病,同时具有优良的抗倒性和抗寒性。在抗裂荚性方面,虽然被评为易裂,但通过适当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69.01千克,比对照沣油520增产2.51%;第2生长周期亩产159.74千克,比对照沣油520增产4.32%。
栽培“湘杂油553”时,播种是关键。育苗移栽适宜在9月中下旬进行,直播则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移栽时,苗床亩用种量约为0.4千克,苗龄30天左右即可移栽到大田,密度保持在8000株/亩左右。直播播种量为0.2~0.3千克/亩,密度约25000株/亩。施肥方面,为了达到亩产100千克菜籽的目标,需要施用纯氮10千克、纯磷5千克和纯钾10千克,其中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并且必须施用硼肥。田间管理时,要注意防治猿叶虫、蚜虫和菜青虫,春季后要清沟排水。收获时,中部果籽粒变黑即可割晒,干后脱粒,机械收割应在过熟时进行,以减少损失。
“湘杂油553”适宜在湖南省秋播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苗期和花雷期可能会受到鸟类的侵害,因此建议采取防鸟措施,如在油菜田周围悬挂彩旗,或在有鸟害时喷施驱鸟剂,以保护这一绿色希望的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