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亚华种业的绿色奇迹——株两优389水稻

2024-08-26 02:00:39 发布

在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的精心培育下,株两优389这一水稻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它不仅拥有湘审稻2010004的品种审定编号,更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水稻种植中崭露头角。

株两优389,一个两系中熟杂交早稻品种,以其110天左右的全生育期,适中的株型和中粗的茎秆,展现出了良好的耐肥抗倒特性。它的分蘖力和繁茂性都达到了中等水平,且成熟时落色良好,为稻农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在省区试验中,株两优389以其88.6厘米的株高,21.7万穗的每亩有效穗数,以及114.7粒的每穗总粒数,证明了其高产潜力。结实率高达80.4%,千粒重29.1克,这些都为稻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抗性方面,株两优389同样表现出色,平均叶瘟5.5级,平均穗瘟7.5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3,白叶枯病5级,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其在病虫害防治上的优势。

米质方面,株两优389同样不输于其他品种。糙米率73.7%,精米率66.3%,整精米率47.3%,粒长7.1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40%,垩白度7.0%,透明度1级,碱消值5.9,胶稠度5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6%,这些指标都说明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株两优389在2008年和2009年的省区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531.95公斤和521.0公斤,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5.51%和3.2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26.48公斤,比对照增产4.40%,日产量4.75公斤,比对照高0.1公斤,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上,株两优389需要在3月下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2-2.5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并在浸种时进行种子消毒。软盘旱育秧3.5-4叶抛栽,水育小苗4.1-5叶移栽。种植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最终,株两优389以其优异的表现,通过了审定,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这不仅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的骄傲,也是广大稻农的福音。株两优389,一个值得信赖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绿色的力量,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