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豆11号:黄淮海地区大豆新宠,高产抗病的农业明星

2024-08-16 03:05:53 发布

在黄淮海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周豆11号”的大豆品种以其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是豫豆24号与豫豆11号的完美结合,自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后,便开始在农业领域大放异彩。

周豆11号的生育期为107天,植株平均高度约79.4厘米,拥有卵圆形叶片和白色花朵,覆盖着灰色的细小绒毛。它展现出有限结荚的习性,株型紧凑,主茎有15.4节,有效分枝平均为1.6个。每株平均能结出36.9个有效荚,百粒重达到22.5克。其籽粒圆润、呈黄色,表面微光,脐部为褐色,是典型的大豆形象。

在抗病性方面,周豆11号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有抗性,但对7号株系和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则表现出高感。在营养成分上,它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0.37%,粗脂肪含量为20.59%,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产量表现上,周豆11号同样令人瞩目。2004年在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70.4千克,比对照品种中豆20号增产4.5%;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0.0千克,比对照增产6.6%;两年平均亩产170.3千克,比对照增产5.5%。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59.7千克,比对照增产4.6%,展现了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为1.6万株;底肥推荐使用磷酸二胺10~15千克或有机复混肥35~40千克,以确保植株健康成长。

经过国家审定,周豆11号符合大豆品种的高标准,已通过审定。它特别适宜在河南南部、山东济宁、江苏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进行夏播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周豆11号不仅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更是推动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