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科普新时代:2025年公民科学素质目标超15%?

2024-06-24 17:40:37 发布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近日由科技部官网发布,为未来五年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确立了2025年公民科学素质超过15%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和措施。

回顾“十三五”,我国科普事业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工作体系,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政策核心。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至“十三五”末期,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到10.56%,超额完成目标。

《规划》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印发,旨在提升科普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完善科普法规、政策和工作体系,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同时,计划通过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增加科普投入,优化科普人员结构,提升科普设施布局,建设具有特色的科普基地。

《规划》强调了六项重点任务:强化科普工作的价值引领,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普全面发展,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以及开展科普交流与合作。此外,还强调了塑造时代新风,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建立科普信息审查机制,整治网络科普乱象,净化网络环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加强应急科普工作,建立国家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政府应急管理预案中的科普措施,探索社会热点科普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科学解读,提升公众认知能力。

科研机构也被鼓励通过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聚焦科技前沿,发挥科普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同时抓好科技伦理宣传。这一系列措施,预示着科普工作将迎来更加活跃和深入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