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优284:双季晚稻的优质选择
在长江中下游的稻田里,稻农们迎来了一个新伙伴——金优284,一个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它以其独特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迅速赢得了稻农们的青睐。
金优284,一个拥有国审稻2006050的审定编号,于2005年在湖南和江西两省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这个品种以其适中的熟期和优质的米质,展现出了其在双季晚稻种植中的潜力。
在全生育期平均114.4天的周期内,金优284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特性:株型适中,剑叶挺直,有效穗数高达18.5万穗,株高100.3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139.9粒,结实率高达78.0%,千粒重27.4克。这些数字背后,是金优284在产量和品质上的卓越表现。
米质方面,金优284的整精米率达到59.8%,长宽比为3.3,垩白粒率仅为14%,垩白度1.9%,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全面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这些指标不仅保证了稻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
产量方面,金优284在2004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00.32公斤,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461.76公斤,两年平均产量481.04公斤,虽然略低于对照品种金优207,但在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5.55公斤,实现了对对照品种的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的明确指导,为稻农们提供了科学种植的依据。从育秧到移栽,从肥水管理到病虫防治,金优284的栽培技术要点涵盖了水稻生长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稻农们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最终,金优284以其适中的熟期、优质的米质和中等的产量,以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被推荐在江西、湖南、浙江及湖北和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这不仅是对金优284品种的认可,也是对稻农们辛勤劳动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