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新宠——郑麦379,小麦种植的优质选择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的精心培育下,郑麦379以其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小麦种植的新宠。这款半冬性中晚熟品种,以其平均224.4天的生育期与周麦18号相媲美,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潜力。
郑麦379的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且叶色浓绿,长势旺盛,尽管冬季抗寒性一般,但其分蘖力和成穗率却表现出色。春季返青迅速,起身快,两极分化明显,为春季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株期,郑麦379的茎秆和穗部蜡质厚,株型虽偏松散,但旗叶长且卷曲,穗层整齐,平均株高79.5cm,抗倒性中等。
在产量构成方面,郑麦379表现不俗。2010~2011年度平均亩成穗数45.9万,穗粒数33.5粒,千粒重44.2g;2011~2012年度平均亩成穗数37.7万,穗粒数34.9粒,千粒重44.9g。这不仅体现了郑麦379的高产潜力,也反映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抗病性方面,郑麦379中抗叶锈病、纹枯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和条锈病,但对赤霉病的抗性较高。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郑麦379蛋白质含量适中,容重和湿面筋含量均达到高标准,吸水量和形成时间等指标均表明其良好的面制品加工性能。
产量结果更是令人瞩目。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水Ⅱ组区试中,郑麦379的平均亩产505.8kg,虽与对照品种周麦18号增产不显著,但在2010~2011年度,平均亩产582.7kg,比对照品种增产4.0%,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11~2012年度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0.7kg,再次证明了郑麦379的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适宜的播期和播量,以及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如施足底肥、浇好底墒水和病虫害防治,确保了郑麦379的健康成长。
综合以上特点,郑麦379无疑是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的优质选择,为当地小麦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