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41:中国农业的骄傲,高产大豆品种的典范

2024-08-19 04:43:23 发布

在丰收的季节里,有一种大豆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脱颖而出,它就是“中黄4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这款大豆品种不仅在2007年通过了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同年也获得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可,编号为国审豆2009013。

中黄41的生育期为109天,植株平均高度达到83.8厘米,拥有卵圆形的叶片和洁白的花朵。它以有限结荚的习性和收敛的株型,展现出高效的生长模式。每株平均拥有39.8个有效荚,88.6粒的产量,以及17.5克的粒重,百粒重更是达到了21.2克。它的籽粒圆润、色泽金黄且光泽亮丽,脐部呈褐色,是市场上的优质选择。

在抗病性方面,中黄41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表现出中等的抗性,但对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则较为敏感。它的营养成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1.32%,粗脂肪含量为19.88%,这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产量表现上,中黄41在黄淮海北片的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2007年和2008年的平均亩产分别为197.5千克和217.3千克,两年平均产量达到207.4千克,比对照品种冀豆12增产7.7%,这一成绩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亩产达到207.2千克,增产5.0%。

种植中黄41时,建议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地块,6月上中旬为最佳播种期,每亩种植密度约为1.3万株。在栽培过程中,前期应重视底肥的施用,每亩施用1000千克有机肥和10千克磷酸二铵,花荚期通过叶面喷肥进一步提高产量。

综合来看,中黄41以其高产、优质和良好的适应性,成为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北京、天津地区夏播种植的理想选择,是农民朋友们值得信赖的大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