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糯32号:辽宁省的黄金糯玉米新选择

2024-08-19 04:59:13 发布

在辽宁省,农业的创新与进步一直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新型的糯玉米品种——沈玉糯32号,它是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经过精心选育而成的。这款玉米不仅拥有令人瞩目的产量表现,更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抗病虫害能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

沈玉糯32号的诞生,源于2004年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的一次创新尝试。科研人员以6585和6510两个品种作为父母本,通过科学的组配,培育出了这个糯玉米单交种。它的母本和父本分别来源于精心挑选的选系,确保了沈玉糯32号的优良基因。

从外观上看,沈玉糯32号的幼苗叶鞘、叶片和叶缘均为绿色,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势头。成株的株型紧凑,株高达到258厘米,穗位104厘米,叶片数为20片。它的花朵特征同样鲜明,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果穗呈筒型,穗长20.0厘米,穗行数在16至18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型,鲜百粒重34克,鲜穗出籽率高达56.3%。

品质上,沈玉糯32号的综合评价得分高达88.3分,明显优于对照品种,达到了国家鲜食玉米的二级标准。在辽宁省的春播生育期大约为86天,比对照相晚1天,属于糯玉米杂交种。

在抗病性方面,沈玉糯32号表现出色,经过两年的人工接种鉴定,它对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都具有中抗性,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产量方面,沈玉糯32号在2007至2008年的辽宁省玉米鲜食组区域试验中,8点次均显示增产,两年平均亩产鲜穗达到949.1公斤,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24.0%;鲜粒亩产549.5公斤,比对照增产26.8%,这一成绩无疑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种植沈玉糯32号,并保持适宜的密度3500至3800株/亩,同时注意隔离,以确保品种的纯正和产量的稳定。

沈玉糯32号,不仅在辽宁省,乃至更广泛的地区,都有望成为鲜食玉米种植的新选择,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