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丰收——紫玉糯的种植与特性

2024-12-17 03:05:31 发布

在江西省的肥沃土地上,有一种稻米以其独特的紫色外衣和卓越的品质脱颖而出,它就是“紫玉糯”。这个品种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源自云南省地方品种“接骨糯”的变异株系,成为了一种常规一季稻黑糯米品种。

紫玉糯以其稳定的农艺性状和紧凑的株型在田间显得格外整齐。它的稃尖呈现出优雅的紫色,而米粒外皮则是深邃的紫黑色,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独特。全生育期大约140天,紫玉糯以其高结实率和良好的熟期转色赢得了农民的青睐。具体来说,紫玉糯的株高为112.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21.0万,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为148.5粒,实粒数为122.5粒,结实率高达82.5%,千粒重为24.1克。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紫玉糯的高产潜力,也说明了其优良的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紫玉糯同样不负众望,亩产可达456.50公斤,这一成绩是在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大田实割测产中得出的。紫玉糯适宜在赣西南稻瘟病轻发区种植,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种植选择。

栽培紫玉糯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播种时间为5月18日至22日,秧田播种量每亩20-2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2.5公斤。秧龄控制在25-30天。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在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基肥占总量的60%,并早施追肥,中后期根据苗情适时补充磷钾肥。水分管理上,要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浅水孕穗,干湿壮籽,后期不宜断水过早。同时,要及时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确保紫玉糯的健康生长。

紫玉糯以其独特的紫色魅力和卓越的品质,成为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骄傲,也为赣西南稻农带来了紫色的丰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