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农玉786:西北春玉米新选择,增产增收新希望
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春玉米的种植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款由丹东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新品种——丹农玉786,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选择。
丹农玉786,这个编号为国审玉20210513的品种,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的骄傲。它的父母本分别是丹N6B16和丹L359,这两个优秀的亲本赋予了丹农玉786卓越的遗传特性。在西北春玉米组的试验中,丹农玉786从出苗到成熟需要139.4天,与对照品种先玉335相比,仅晚熟0.9天。它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4厘米,穗位高128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9.2克。这些特征使得丹农玉786在田间表现十分抢眼。
在抗病性方面,丹农玉786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较弱,但对茎腐病有中等抗性,对穗腐病的抗性也较弱。尽管如此,它的籽粒容重达到748克/升,粗蛋白含量8.89%,粗脂肪含量3.27%,粗淀粉含量76.52%,赖氨酸含量0.25%,这些营养指标显示了丹农玉786的高营养价值。
产量方面,丹农玉786在2019-2020年的西北春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031.6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3%。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032.4千克,比对照增产4.1%,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为了充分发挥丹农玉786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5500-6000株/亩)、施足底肥并及时追肥。田间管理上,要加强中耕除草,抗旱防涝,并在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同时,由于丹农玉786对穗腐病和大斑病高感,因此在平凉市、伊犁察布查尔锡伯县易倒伏,需谨慎推广种植。
经过国家审定,丹农玉786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的多个市县种植。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种植选择,也为西北地区的春玉米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丹农玉786,一个值得关注的高产、高质新品种,正等待着在广阔的田野上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