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稻区新希望——川香优156,杂交水稻的丰收使者

2024-12-04 03:30:20 发布

在豫南稻区,一片片稻田里,川香优156正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丰收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由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豫审稻2015001,正式亮相于农业舞台。

川香优156,一个名字背后蕴含着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与智慧结晶。育种者祁玉良、申关望、马汉云、霍二伟、刘新宇等,他们的名字与川香优156一同,被镌刻在农业科技的里程碑上。该品种源自川香29A与R156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的优异特性。全生育期143-151天,叶色深绿,剑叶宽大上举,茎叶夹角小,主茎总叶片17-18片,株高117-128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籽粒狭长,颖尖紫色,顶芒稀,亩有效穗15.5-16.5万,每穗总粒数173.2-197.8粒,结实率73.9-83.3%,千粒重29.2-31.7g。

在抗性鉴定方面,川香优156表现出色。2012年和2013年的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苗瘟病菌各群代表小种表现抗病,穗颈瘟人工鉴定和田间诱发鉴定表现抗病或中抗,白叶枯和纹枯病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品质分析上,川香优156同样不负众望。2012年和2013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碱消值、透明度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优质三级,米质优良。

产量表现上,川香优156更是令人瞩目。2012年和2013年的区域试验中,增产点率高达88.9%和100%,平均亩产稻谷分别为570.5kg和587.0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2%和7.2%。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稻谷615.4kg,比对照II优838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上,川香优156要求露地育秧在4月20日左右播种,麦茬稻在4月25日左右播种,大田亩用种1.0kg,秧田亩播种量15kg。移栽密度以16.7×26.7cm或16.7×23.3cm为宜,亩插1.5-1.7万穴,每穴2粒谷苗。田间管理上,注重肥料和水分的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的及时防治。

最终,川香优156以其出色的表现通过了审定,适宜在豫南稻区种植。这不仅是对科研人员努力的肯定,更是对豫南稻区农民的一份厚礼,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和农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