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创新成果——花育34号,小粒花生的新选择

2024-08-10 03:42:01 发布

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花育34号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小粒花生品种中的佼佼者。这一品种的诞生,不仅为花生种植户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花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花育34号,一个拥有鲁农审2010029号的审定编号,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精心选育的常规品种。它的诞生源于R1-3-5与8816-12511的杂交,经过系统的选育过程,最终形成了这一具有显著特征的品种。

花育34号的荚果形状普通,网纹浅显,果腰不明显,而籽仁呈椭圆形,种皮呈现出浅粉红色,内种皮则是桔黄色,这些特征使得它在众多花生品种中独树一帜。在区域试验中,花育34号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春播生育期为124天,主茎高45厘米,侧枝长49厘米,总分枝达到8条。单株结果18个,单株生产力高达15.9克,百果重139.9克,百仁重61克,公斤果数895个,公斤仁数1893个,出米率73.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在品质方面,花育34号同样表现不俗。2007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的品质分析显示,其蛋白质含量达到20.9%,脂肪含量为47.8%,油酸含量48.8%,亚油酸含量30.4%,O/L值达到1.6,这些指标均表明其油脂品质上乘。

抗病性方面,花育34号的表现也令人满意,网斑病病情指数为38.1,褐斑病病情指数为24.6,属于中等抗病性,这为种植户减少了病害带来的风险。

产量表现上,花育34号在2007-2008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05.9公斤、籽仁224.5公斤,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11.0%;200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26.8公斤、籽仁244.9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12.2%和11.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花育34号的适宜密度为每亩11000-12000穴,每穴2粒,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相同,易于种植户掌握和应用。

最终,花育34号被审定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小花生品种种植利用,这不仅是对花育34号品质和产量的认可,也是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种成果的肯定。选择花育34号,就是选择了一个高产、优质、抗病的花生新品种,为花生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