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稻17113:黑龙江的绿色希望,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2025-04-23 05:09:08 发布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孕育出了一颗璀璨的农业明珠——垦稻17113。这个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为东北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垦稻17113,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垦审稻20200002,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它的诞生,源于北稻4号和富士光的母本,以及垦稻10的父本,通过系谱法的严格选育,最终成就了这一优质的水稻品种。

在适应区,垦稻17113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38天,需要2600℃的活动积温。这个品种以其12片主茎、长粒型、96厘米的株高、18厘米的穗长和每穗128粒的粒数,展现出了其高产的潜力。它的千粒重约为26克,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出糙率在81.5%至84.5%之间,整精米率在65.5%至70.3%之间,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极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适中,粗蛋白含量丰富,食味品质得分高达80至82分,完全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在抗病性方面,垦稻17113同样表现出色。三年的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叶瘟和穗颈瘟均为1级,这意味着它能够有效抵抗这些常见的水稻病害。同时,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处理空壳率在12.7%至22.6%之间,显示出良好的耐寒性能。

产量表现上,垦稻17113在2017至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达到了9004.4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稻5增产4.5%;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了8918.7公斤,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垦稻17113的播种期为4月15日至4月20日,插秧期为5月15日至5月20日,秧龄30至35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2厘米,每穴7至9株。施肥方面,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1。耕作方法为插秧栽培,灌溉方法为前期浅水、中期晒田、生育后期干湿间歇,收获期为10月5日。

需要注意的是,垦稻17113的分蘖能力中等,因此在栽培时需要适当增加密度,平衡施肥,并在减数分裂期注意预防障碍性冷害。

综上所述,垦稻17113以其高产、抗病、耐寒的特性,以及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的表现,被认定为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600℃区域垦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它不仅是农民的希望,更是黑土地上的绿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