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6号:黄淮海夏玉米的高产新选择
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种植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中地6号”玉米品种,由中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精心培育,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成为该地区农民的新宠。
“中地6号”以其国审玉20232199的编号,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它是由WY036和DH445两种亲本杂交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的特性,出苗至成熟仅需102.8天,比常规品种早熟0.3天。这种早熟特性,对于黄淮海地区多变的气候条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优势。
在植株形态上,“中地6号”展现出半紧凑的株型,株高264厘米,穗位高102厘米,叶片数达到20片,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其果穗为短筒型,穗长16.8厘米,穗行数在14至16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饱满且呈黄色,百粒重高达34.5克。
在抗病性方面,“中地6号”表现出了对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中抗性,但对茎腐病、穗腐病和弯孢叶斑病感病,特别是对瘤黑粉病高感。因此,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产量方面,“中地6号”在2020年和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6.0%和8.5%,两年平均增产7.2%。在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更是达到了614千克,比对照增产9.9%,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在营养成分上,“中地6号”籽粒的容重为740克/升,粗淀粉含量高达75.46%,粗蛋白含量9.82%,粗脂肪含量3.46%,赖氨酸含量0.32%,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籽粒的高品质。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适宜播种期为6月中上旬,种植密度建议在4200株/亩左右。根据审定意见,“中地6号”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南部、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部分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以及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总而言之,“中地6号”以其高产、早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有望成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的新选择,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加丰富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