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麦5号:中早熟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在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赤麦5号(原代号:赤94-5)以其优异的性状和高产潜力,成为小麦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这款中早熟品种,自1986年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的方式,从文革1号和克76条295的后代中精选而出,经过多年的系谱法和派生系谱法的严格筛选,终于在1995年迎来了它的首次亮相。
赤麦5号的生育期大约为90天,幼苗直立,叶片灰绿色,具有明显的蜡质和紫色叶耳。它的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全株8片叶,抽穗后期叶片轻度弯曲,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长形披散美。株高95-100cm,茎秆强壮,不倒伏,对肥水的需求较高,分蘖成穗率高,整齐一致,落黄好,不青枯,不早衰,这些特性使得赤麦5号在生长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在产量上,赤麦5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1995-1997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297.04公斤,较赤麦2号平均增产6.67%。而在1997-199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高达319.40公斤,比对照赤麦2号及辽春9号平均增产8.40%,增产幅度在1.27-14.40%之间。在赤峰及内蒙古东部哲盟等地区的推广面积达到了4.77万亩,一般亩产可达350公斤,最高亩产甚至可达450公斤。
赤麦5号的籽粒为红色,椭圆形,硬质,千粒重38.7克,容重707g/L,粗蛋白含量15.51%,湿面筋含量35.2%,沉降值35.6ml,吸水率64.0%,面团形成时间3.0分钟,面团稳定时间3.5分钟,公差指数70F.U,断裂时间5.5分钟,软化度115F.U,5cm处阻力165E.U,这些数据表明它属于普通优质型品种,不仅在食用品质上表现优异,更在抗秆锈和中抗叶锈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栽培上,赤麦5号的春播应以清明为宜,夏播则以5月20日左右播种为宜,亩播量约20公斤,要求亩保苗38-40万株。栽培要点包括巧施种肥,结合降雨追肥,及时收获等措施,以确保赤麦5号的高产和优质。
赤麦5号适宜在≥00C有效积温为19000C以上的东部平原水浇地高肥水条件下及旱肥二阴地夏播区种植,是那些地区小麦种植者的理想选择。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赤麦5号有望在未来的小麦种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民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